Search

舊總督府鐵道部|華麗的台灣鐵路史現場
其實我小時候對北門一帶的印象就是交通喧囂、建物老舊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舊總督府鐵道部|華麗的台灣鐵路史現場
其實我小時候對北門一帶的印象就是交通喧囂、建物老舊疏於維護,以及高架道路帶來的陰暗感。這個印象也一直延續到我高中時在台北車站補習、大學準備留學托福時。直到前幾年北門高架橋拆除,周邊建物陸續完成維護、更新,才大為改觀。而北門周遍最讓我感到意外、甚至驚喜的,就是這座歐式風格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。


現在的台博館鐵道部園區,當年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府鐵道部,也是現在台鐵局的前身,總理鐵路的建設、保養、運輸等業務。一開始是為了興建台灣的縱貫鐵路,與統一管理鐵路業務與事權而成立。整個園區雖然不算大,但展覽豐富且具巧思,對鐵道或台灣歷史有興趣的人,可以在這裡花上大半天。


鐵道部室內展廳大致上可分作常設展與特展兩部分。常設展是跟台灣鐵道相關史料的展區。比較特別的地方是,其中一間展區有莒光號的模擬器,走進這半截莒光號的『車廂』,除了可以看到車子內裝外,模擬器會讓車廂以莒光號前進的節奏晃動,輔以喇吧播放的音效與窗外的『移動』的光影,會讓人有似乎真的置身在一輛行進中莒光號的感覺。而莒光號車廂模擬室旁邊,甚至還有一座一比一比例仿製的木造車站。


而二樓展示間最受歡迎的大概是動態模型展覽廳。這裡首先呈現的是1970-1980間台北車站周邊的景物,可以看到扇形車庫、舊台北車站與台北後站等現今已不存在的建築,也可以看到當時北門周邊的景象。據說許多資深台北人在這看到中華商場時,總是勾起許多回憶。而在特定時刻,火車模型就會以動態行進的方式展示。這些火車模型相當精細,甚至可以看到車廂內的乘客。而每個時段展示的區域,車種也不同,是經過精心規劃的展覽。


而在展廳最底部,則有1910年台北工場周邊景物的場景。可以看到當時大稻埕台北車站(現址為今中興醫院一帶)、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(今北門站一號出口附近)與台北工場車輛修理場(後台鐵大禮堂)等建物當年的樣貌。這裡的火車模型也會進行動態展示。而廳舍外的其他建物也很直得一探,我把詳細的介紹放在圖片敘述中。


台灣鐵道有百餘年歷史,而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本身,除了是清國洋務運動的發生地,也是日本殖民建設台灣的現場,更是台灣鐵道史的起點。一座博物館,橫跨近代台灣清、日、戰後三個關鍵時期的見證,是重要的台灣歷史記憶,非常推薦一訪。


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ilhelmchangphotography/


Tags:

About author
I'm a freelance photographer from Taiwan, most of my works are landscape and travel photography. This is the page that I share my works and experiences from travels,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a comment if you have any suggestion :) 我是來自台灣的攝影人,我主要拍攝風景及旅行的題材。 這裡是我分享我的作品及旅行經歷的地方,如果有任何建議,歡迎留言!
Professional travel photographer. 旅行攝影/ 講座/ 教學/ 推廣 /合作 歡迎利用私訊及
View all posts